想见你电影版

爱情片大陆2022

主演:柯佳嬿,许光汉,施柏宇,金世佳,贺灵榣,郭文颐,张毓晨

导演:黄天仁

播放地址

 剧照

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2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3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4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5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6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3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4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5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6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7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8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19想见你电影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7 20:06

详细剧情

一卷神秘的卡带让黄雨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她能否回到过去,改变相恋多年的爱人李子维的命运?错过的恋人们是否可以重新开始?爱让一切有了曲折,也有了力量。

 长篇影评

 1 ) 是双向奔赴,不留遗憾,是全新的故事没看过剧版也可以看。

无剧透省流:《想见你》电影版,同样的烧脑逻辑,不同的故事线,电影丰富了各人物的感情线,弥补了陈韵如和莫俊杰的遗憾,节奏问题也省去了剧版的人物铺垫,重点讲述意外发生后众人破解莫比乌斯环的故事,也加入了金世佳的新人物,是新的故事也是新的结局,更圆满更好看,不会让人“意难平”了。没看剧版也可以看,片尾有三个彩蛋,不要错过哦。

【影版剧情】

影版的时间线和故事线不同,伴随着伍佰的《last dance》,故事开始于李子维(许光汉饰演)和黄雨萱(柯佳嬿饰演)的相遇,两人在一场烟花秀下定情,甜甜蜜蜜地度过了一段二人时光,随着时光流逝,转眼间时间线来到了2017年,一觉醒来的黄雨萱还如同往常一样和男友打招呼,吃饭,也因为工作离开台北去了上海,黄雨萱在这里认识了同事杨皓(金世佳饰演),并知道他有一位台湾的妻子。故事到这起伏不大,直到下班后的黄雨萱在家中翻看男友的视频,镜头拉近,原来三年前(2014年7月10日)李子维就因为一场工地意外,李子维为了保护跌落的黄雨萱而不幸去世了,接受不了事实的黄雨萱仍假装李子维还在,而现实不然。。。

【逻辑梳理】

为了不让大家烧脑,我就先把魂穿前后的人物梳理了一下。

2017年的黄雨萱→2014年的陈韵如

2017年的李子维→2014年的王诠胜

2017年的陈韵如→2014年的黄雨萱

第一次魂穿的时空:

一天,黄雨萱的工位上收到了一个随身听和唱片带,里面是伍佰的歌,听着这首歌,黄雨萱睡了过去,醒来后便发现自己回到了2014年7月8日,她变成了陈韵如(17年的黄雨萱),为了阻止这场意外拯救李子维,她急忙找到了14年的李子维和莫俊杰,以及黄雨萱,计划不离开李子维直到意外那天过去,而意外终究是发生了,被关在储藏室的李子维被人救了出去,众人还是来到了事故工地,而这次的意外是黄雨萱拉着陈韵如摔下了工地,2014年的李子维活了下来。

平行时空的李子维活下来,却要面对女友黄雨萱的死,他痛苦得生活,祈求找到办法回到过去,他跑遍唱片行,为了找到那盘可以穿越的录音带,直到一天他终于找到了,并如他所愿回到了意外发生前一天,他变成了王诠胜(17年的李子维),也知道这天的陈韵如是黄雨萱,而黄雨萱才是陈韵如,为了救黄雨萱,他救出了储藏室里的李子维并叫上黄雨萱,想要把事情说清楚。

就这还不够烧脑吗?

陈韵如,是李子维和莫俊杰的高中同学,也是杨皓昏迷不醒的妻子——在陈韵如昏迷不醒时杨皓发现了陈韵如写的日记和录音带,上面写着自己曾变成了另一位长相十分相似的女孩,而黄雨萱的出现让杨皓认为这一切都可能是真的,他为沉睡的妻子戴上了耳机,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于是陈韵如变成了黄雨萱。在真正的陈韵如了解未来发生的事情后,她决定杀死自己,结束这无形的“莫比乌斯环”,所以黄雨萱(17年的陈韵如)才拿着玻璃片冲向了陈韵如(17年的黄雨萱),王诠胜为了保护陈韵如还被黄雨萱捅了一刀,最后黄雨萱跳下连同救人的陈韵如一起跌下了工地。

这一次,真正的黄雨萱死了,昏迷的陈韵如也死了。

第二次魂穿的时空:

这次的魂穿的人物关系不变,变的是平行时空里李子维为了保护黄雨萱而一同坠落,王诠胜和陈韵如活了下来,所以这一次真正的李子维死了,而黄雨萱被救了。这里就对应了开头黄雨萱存在的那个平行世界。

第三次魂穿的时空:

这也许是一场无法改变的意外,但命运有时终相见。意外发生一个月后陈韵如找到了王诠胜,王诠胜带陈韵如展示了李子维留下的痕迹,在收拾房间时二人找到了那盘陈韵如听过的录音带,这是陈韵如救下想要轻生的王诠胜后送给她的,有句话说的好,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他们烧掉的那盘录音带,而莫比乌斯环也在此刻打开了枷锁,时空交叉重叠,意外没有再发生。梦醒了,黄雨萱身旁是李子维,就好像他从没离开过。莫俊杰在唱片店重遇了陈韵如,她没有和杨皓一起听演唱会,也没有再见过杨皓。杨皓遇到了一位女孩,她也喜欢伍佰的歌。

【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

同剧版不同,省略了人物铺垫,影版《想见你》就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情故事,它相比剧集没有很强的推理属性,不对比依旧烧脑,加上平行时空的设定也让剧情不再俗套。

借助剧版补充,电影没有说的是王诠胜被霸凌的遭遇,以及陈韵如的原生家庭更多的是一笔带过让观众领悟,这也是不看剧版容易忽略的一些细节吧。

最后,还是很推荐这部高智商爱情片,对剧本老粉来说,虽然时间线不同,但这次的结局更圆满,对路人朋友来说,你可以把它当做是一部独立的不无脑不狗血的高分爱情片去看,看完直呼爽!

 2 ) 《想见你》电影版 两岸票房前瞻 —— 粉丝情怀,口碑两极 (预估:大陆3~4亿RMB,全台1.5~2亿NTD,全球1~1.5亿USD)

2023即将来临,大疫3年似乎终于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大家都在期待着“后疫”时代的新的一年——就如同《想见你》片中角色们的许愿——“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得不一样”、“这一次,会不一样的吧”……

2019年末之后的这3年,世界经历了太多的恐慌、病痛、萧条,电影市场也受到“重创”——起初,因为各种防疫规定,大家无法出门,电影院无法正常营业——2020上半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DAU(日活跃用户数)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Netflix等国际影音平台的付费订阅人数也大量增加…… 人们的“观看消费行为”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改变,开始逐渐习惯“短平快”的内容,习惯“宅家线上观影”的模式…… 到了2022年底,现如今的观众们,追剧开2倍速,看电影=看“解说类”短视频,10秒内没有遇到吸睛亮点就会失去耐心(短剧的创作黄金法则 每10秒就要有一个“爆点”)……

原本,万众期待的“救市电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2》被行业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再次吸引观众们“重回电影院”,3D、iMax、震撼的视听飨宴,这些都是线上观影无法体验到的。但怎料,上映档期遇到“全放开”,大家怕“阳”(或着已“阳”),12月14日点映后,「猫眼电影」对《阿凡达2》的票房预测也从15亿RMB持续调降到了11亿RMB…… 但,毕竟是投资超过4亿美元的“大片”(这个预算据说是2+3两部一起拍的),在各大票房榜单上面,《阿凡达2》稳坐每日、每项的“大满贯”第一位。

到了12月23日,忽然,有一部电影的票房短暂地超越了《阿凡达2》——同样源自曾经打动无数观众的“爆款前作”(《阿凡达1》在2009年上映时候,给很多人留下了“震撼”的印象;《想见你》剧集版在豆瓣上逾76万人标记“看过”、评分维持在9.2左右)——《想见你》电影版在12月23日13:14进行“点映”,中午12点30分左右,23日当天的综合票房、隔天24日“正式上映”的预售票房,都荣登排行榜的第一位!

(《想见你》23日票房第一名)

(《想见你》24日预售票房第一名)

豆瓣上,12月23日~25日,《想见你》电影版在「实时热门书影音」的榜首位置也停留了将近2天时间。(直到被同个周末播放大结局的《财阀家的小儿子》取代了…)

《想见你》豆瓣书影音第一名

诚如监制林孝谦所言,《想见你》电影版是“绝对的粉丝电影”,希望可以藉由热门IP的人气,让观众们“重回电影院”。( 挪用一下Slogan,「去看、去N刷、要力挺票房」。)

(林孝谦监制FB的公开帖文)

林孝谦监制在FB公开帖文里面写到,「《想见你》电影版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项目」——剧集版的空前成功,给电影版打下了坚实的粉丝基础——剧粉们翘首期盼3年,终于等到了凤南小队再次合体! 从2019年11月底 剧集开播(2020年2月底完结),到2022年12月23日电影版上映,这3年,“凑巧”和疫情轨迹重叠在了一起,剧粉们在《想见你》身上投注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喜爱、向往、互相陪伴、一起成长…… 就如同豆瓣最高赞的短评所说的,不论是电影中的主角、还是现实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回到3年前」。

但,也如同另一条高赞短评指出的,「成也剧版、败也剧版」 (套用句老掉牙的俗语 “期望越高 失望越大”),观众无从知晓幕后筹备、拍摄、制作的各种艰辛,无从了解在剧版原著、陆资出品方、片长与审核等多方限制之下,主创团队们具体经历了多少回合“九九八十一难”的循环…… 电影市场是残酷的,在这里,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就是“失败”——观众看到的只能是在电影院里面上映的“成品”——也只会依据这个最终呈现出的成品来打分。 (监制在媒体采访时候提到,电影初剪版将近180分钟,最后尽力“浓缩”成了上映版的107分钟… 这个180分钟版本是否会更加完善、严密,观众也无法知晓了…)

(豆瓣上的高赞短评)

《想见你》电影版23日下午点映之后,在小红书、微博、豆瓣等各大平台上,口碑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粉丝情怀,很圆满😍!! 烧脑悬疑,难细究😣…… 而对于没有看过剧版的观众,因为少了很多“前史”铺垫、“互文”乐趣,虽然能“看得懂”,但却又好像“看不懂”…( e.g. 工地高楼里面,王诠胜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剧粉一眼就认出这个忧郁少年是王诠胜,但没看过剧版的观众 刚开始会混乱 怎么又出现一个李子维?…)… 类似的“小疑惑”堆叠多了,大脑超负荷,很可能直接就“出戏”… 观众出戏了,无法同理主角人物、无法代入跟随主角们一起经历“英雄旅程”,就会觉得故事是在“硬set”,就会开始关注各种所谓的“BUG”——比如,为何这四个人要去工地大楼? (虽然台词有说“陈韵如约的”。主创解释,这是致敬剧版的废墟高楼,陈韵如自毁是因为不想毁了黄雨萱&李子维,约在工地见面只是一个“设定”,只是想表达一种“命中注定的轮回”,以及最后陈韵如放下了“执念”… 但对于这样的解释,一些观众觉得“似乎合理,但太过牵强,难以接受”…)… 以及,多次在小红书/豆瓣等SNS上面出现的终极大哉问:为何这四个人同时出现之后,不直接在木子系工作室里面坐下来 好好聊聊,互相说明自己是谁,心平气和地讨论解法,一切悲剧就都可以化解了啊😅…(呃……这个问题,有请编导回答🤣🙈……

伴随着口碑分化,「猫眼电影」对于《想见你》电影版的预测票房,从点映当晚的1.98亿RMB 调降到了的1.83亿RMB(24日晚的数据)。

(23日预测票房1.98亿RMB)

(24日预测票房1.83亿RMB)

大陆上映的第3天,25日中午,豆瓣开分——「6.8」,2.6万人标记“看过”,4.8万人标记“想看”。(在此可以留意一下“想看”人数,暗藏下文将提到的“票房后劲”潜力…)

(25日中午 豆瓣刚开分时候的截图)

对于这个分数,在电影“讨论区”一样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声音: 有的剧粉觉得分数偏低了,对比其他大陆爱情电影,《想见你》没有狂洒工业糖精、没有大量悬浮内容、没有敷衍恰烂钱… 剧版原班团队,扎扎实实、做好做满了一部跌宕起伏的“粉丝情怀”,最后也给了“《想见你》宇宙”一个圆满甜蜜的句点…… 但,也有的观众觉得分数过高了,主要也是源于“内容过满”、“逻辑看不太懂”、“牵强的设定太多”……

可是,豆瓣毕竟是一个“文青” / “知识分子”聚集的平台(相较于微博、小红书 等),豆瓣评分也许并不会非常直接 / 大范围地影响票房—— 圣诞~元旦档期历来是可以捧出“票房泡沫”的黄金时段,现象级案例——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行销Slogan“一吻跨年”吸引了很多想看爱情片的情侣携手走进戏院,跨年夜票房直线飙升、单日进账超过2亿RMB…… 虽然是误打误撞的“票房事件” (这不是一部大众既定认知里面的“爱情商业类型片”),但《地球最后的夜晚》再次验证了跨年档期、爱情电影的卖座超能力。

《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数据

依据目前大陆电影市场的情况,若在12月25日之后,没有新片忽然空降定档,《想见你》电影版将会是2022年12月31日跨年档期唯一的一部「爱情类型片」——而影片中也很明确呈现出了,这就是一部为“跨年”而打造的电影——人群中倒数计时的呼喊,灿烂的101烟火,极致浪漫、仿若时间静止的“一吻跨年”……

跨年烟火 新年快乐(图片来源:台版预告)

黄雨萱&李子维 “一吻跨年”(图片来源:台版预告)

《想见你》大陆推出“四大跨年主题”专场(来源:电影官方微博)

(《想见你》电影版的大陆定档也极其仓促,有影视从业者开玩笑说,现在大陆电影/电视剧想要上映,都倾向打“游击战”,为了把各种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很可能在上映前的2~3天 才敢确定公布档期。 若跨年档有爱情新片“空降”,大概率或许会是陈飞宇x周也主演的《倒数说爱你》[?],一听片名就很像是为跨年档量身打造的电影,加上 陈飞宇不久前因为剧集《点燃我 温暖你》人气飙升,这部爱情片或许也会是一匹“票房黑马” [?]。但是,因为出品方同为万达影业,《想见你》电影版的监制是《倒数说爱你》的导演,或许也很有可能 不会放自家孩子在同一档期“自相残杀” [?]…)

(《倒数说爱你》《想见你》电影主创&出品方)

12月23日~25日圣诞节期间,《想见你》电影版(大陆)累计票房超過8千万RMB,这个数字如果放在2019年之前,顶多算是及格分数,但在“疫局动荡”的如今——豆瓣上有短评写道:“《阿凡达2》都没能让我鼓起勇气出门,但《想见你》做到了!”

25日晚上,猫眼电影把《想见你》电影版的预测票房,从1.82亿RMB调升到了2.27亿RMB。

(25日预测票房2.27亿RMB)

再结合爱情电影的卖座密码——热门IP明星卡司金句行销,甜中带泪、笑中带虐,经典歌曲(伍佰+剧版OST+新增OST)——《想见你》电影版都做到了。 一句核心Slogan(亦是电影的Premise[故事题眼])「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暂且不论这句话在片中的“适切性”),成了很多观众打卡必备的Hashtag——看不太懂,没关系,有一行文艺+浪漫十足的句子,搭配电影票根 / 情侣自拍,2022年甜蜜收尾,也算是“霍乱中的爱情”,实属感恩的小确幸。

[左上角] 电影Slogan

跨年将至,《想见你》电影版能否再创《地球最后的夜晚》单日破亿(甚或两亿)的现象级奇迹?又或着“保守”一些,最终票房能否达到3亿~5亿RMB?… 或许真的可以拭目以待。(ps:这个预测数据&本文主体内容 写于12月25日,后续会再持续更新实际的票房情况…)


( 更新: 25日~31日期间,猫眼发布的最终票房预测数据,每日稳步上升。电影官方微博也特别发文庆祝“预测票房逆袭上扬”。 12月25日,预测票房2.27亿RMB。 12月26日~27日,预测票房2.28亿RMB (相较前一天 提升约0.016亿) 。 12月28日,预测票房2.35亿RMB (提升约0.07亿) 。 12月29日,预测票房2.8亿RMB (提升约0.45亿) 。 12月30日,预测票房3.39亿RMB (提升约0.59亿) 。 12月31日,预测票房4亿RMB (提升约0.61亿) 。 〔 跨年档期 确实没有其他片子“空降”… 《想见你》大陆最终票房,很有可能如同前文(12月25日)推测的,达到3亿~5亿RMB左右…

12月29日 预测票房2.8亿RMB

12月30日 预测票房3.39亿RMB

12月29日 电影官方微博 发文庆祝 预测票房“逆袭上扬”

12月31日跨年夜当晚七点半,大陆票房突破2亿RMB

12月31日 预测票房4亿RMB

1月7日上午10点,大陆票房超过3亿RMB (图片来源:电影官微)


(单纯从宣传物料、市场潜力的角度来看,《想见你》电影版是有一定的票房卖座力的。但,当然,也还要考量其他因素,比如 12月底 “阳”的情况能否比较好地控制住,还是又会有一轮小高峰? … 跨年时候会不会有超强寒流来袭、阻挡人们出门进电影院的热情?… 有太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影响着一部电影能否“回本”、能否“卖座”…)

《想见你》电影手写字卡(台版)


(“金句行销”是纯爱电影非常关键的卖座元素,通常由编剧/制作人在项目企划的阶段就要开始发想。后续,不只是运用在宣传行销,观众看完电影后,哪怕只记得1~2句话、或着真切被这1~2句话打动了,带着这份“离场感”走出戏院、在SNS发文,也会形成观众自发分享的社群推广。)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大陆票房9.58亿RMB

《后来的我们》大陆票房13.61亿RMB


以上, 《想见你》电影版的大陆票房前瞻 暂时告一段落……


至于Tw的票房… 这里就有点“微妙”… 虽然Tw在12月23日~25日举行了「先行场」——但这只是限定戏院、极少数场次的放映(如果没抢到票,就只能等12月30日正式上映才能看了)。

(23日~25日 全台“先行场”的排片详情)

加上,Tw没有类似“猫眼” / “灯塔”这样的即时票房统计平台,所以目前《想见你》三天先行点映的票房数据、以及未来预售票房的数据,都无从得知…… 仅能从《想见你》电影官方的FB粉丝专页获悉,先行场的“秒杀”盛况——北部、“凤南小队”三人组 (许光汉、柯佳嬿、施柏宇) 出席的QA场次,悉數完售,一票难求。 在Tw某个订票网站上,《想见你》先行场也排到了热售片单的第二名。

订票网站页面(图片来源:想见你电影FB)

目前(12.26下午三点)依据FB「票房观测站」公布的“推测票房”,《想见你》电影版“先行场”三天累计约274.3萬NTD。北部演员见面先行场的上座率超过98%(“凤南小队”在台北市&新北市进行了映后/映前QA [路演]—— 23日5场 [柯佳嬿+施柏宇出席],24日~25日每天10场 [许光汉+柯佳嬿+施柏宇出席],三天总计15场。)

(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再,结合电影内容、Tw电影票房市场来看: 《想见你》剧集ip、许光汉等演员卡司,在Tw就有很强的粉丝基础,加上 Tw观众对本土产制的“爱情片”还算买单——近十年,本土电影票房“破亿”的,将近一半是爱情类型片(在Tw,本土电影可以“破亿”,就已经称得上是“卖座片”了)—— 2021年《当男人恋爱时》4亿NTD、《月老》2.64亿NTD;2018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2.4亿NTD;2015年《我的少女时代》4.1亿NTD;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4.4亿NTD……

Tw本土电影票房排行Top12,其中5部是比较典型的“商业爱情片” (图片来源:wiki)

具体到2022年,Tw本土电影卖座第二名,也是一部爱情片《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2022春节档上映的校园爱情电影)。但2022整体票房市场比较“低靡”,破亿的仅有《咒》。

2022年Tw票房排行前四名(统计截止到22.12.25)

综合上述,从多方元素来看,Tw定档12月30日上映的《想见你》电影版,或许有机会超过8000万NTD,至于票房能否突破1.5亿~2亿,也可以拭目以待。(要持续观察上映首周的票房情况。2018年本土Top1——票房2.4亿NTD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全台票房的“高峰”出现在第二周的周末,观众看片之后、口碑不断发酵…)

《比悲伤》Tw上映首八周票房情况,上映第二周达到卖座最高峰(来源:tw.dorama.info)

《想见你》电影版同样由林孝谦[监制]、吕安弦[编剧] 参与主创(《比悲伤》导演[林]、编剧[吕]),Tw的宣传(+发行)公司「车库娱乐」也复刻了《比悲伤》的超强行销模式——主打“口碑”(尤其是14~20岁学生族群的女性观众),学生优惠场、演员见面先行场、晒票根抽签名海报…… 通过熟人传播、SNS社群发酵,让电影打到更多的目标受众。(《比悲伤》当时几乎是全台“首创”——免费请大量女高中生看电影,在学生群体间形成了海啸般的口碑效应,进而推动电影票房在上映第二周攀升达到峰值。)

林孝谦导演 曾经在媒体採访时候 总结《比悲伤》的「成功模式」: 1、亮眼、有延伸意味的片名。(e.g.《可不可以你也喜欢我》,邀请暗恋的人一起去看电影,片名即告白。) 2、悦耳动听、高传唱度的OST。(《比悲伤》=Alin;《想见你》=伍佰、831、孙盛希…) 3、找准目标观众。(《比悲伤》=免费请学生看电影;《想见你》=先行场、学生场、跨年场、KOL口碑场…) 4、注重口碑行销。(e.g. 上传票根+好评,有机会抽演员签名海报。) 5、演员、主创高频率与粉丝互动。直播、预录的宣传影片/粉丝问候、演员QA场次…(e.g.《想见你》12.29首映会时候,柯佳嬿代表片方宣佈,如果全台票房超过2023万NTD,就请影迷们500杯「全糖甜心」奶茶…)
拍照上传「电影票根+电影好评推荐」抽演员签名海报(图片来源:车库娱乐FB)

学生优惠场(图片来源:车库娱乐FB)

从先行场到首映会,SNS上随手就能刷到的电影广告,电影《想见你》在台的行销预算预估至少1500万NTD以上 (盲猜,实际情况待求证。但如果不是因为宣发方“车库娱乐”也参与出品,如果没有有各种厂商/场地赞助,按照目前的阵仗估算,也许实际花出的行销预算会更多。) 通常,Tw院线片的行销预算落在200万~300万NTD左右,大约占制作成本的10% (Tw院线片的制作成本通常也就2千万~3千万NTD左右, 少数5千万以上, 鲜少破亿)。 但,目前看来,《想见你》电影版在Tw的行销规模或许达到了一些美商大片的量级… 这也透露出,主创团队对于《想见你》Tw票房的极高期待与乐观预期。

制作成本方面,《想见你》电影版应该是比照Tw本土商业类型片的规格进行摄制的,考量到演员卡司片酬、两岸取景(台北/青岛拍摄,上海环境空拍)等因素,预估制作成本落在1亿~1.5亿NTD左右。(截止至01.04 两岸票房累计接近3亿RMB[≈13亿NTD],应该早已“回本”了。)

据台媒推测,剧版制作公司=电影版承制公司「友松娱乐」(「三凤制作」母公司 ),在《想见你》这个电影项目中,至少从投资方「万达影业」那边获取到了四重收益: ① 剧版原著ip授权金; ② 电影承制费用(台媒估算,友松获得的承制毛利高达50%以上); ③ 合拍片的票房分润权益(台媒估算,全球票房分润可达10%以上); ④ 线上影音OTT平台 电影版权授权分润… 〔 特别需要留意③这点,并不是每部两岸合拍片,Tw制作公司都有可能参与大陆的票房分润(分红),具体要看合作怎么谈判、合约怎么签定。 在《想见你》电影项目中,据说「万达」对于「友松」还是释出了一些让步和善意 (毕竟从万达的角度,这应该是一个在大陆稳赚不赔的项目)。 虽然因为合拍片需求,比如杨皓这个角色的加入,被很多观众吐槽,即使主创团队尽力“融合”,上海线的故事还是有点突兀…… 但如果单纯由Tw团队主导,后续走「引进片」方式进入大陆 (通常就是由大陆公司买断,Tw制作公司无法参与票房分润了),「友松娱乐」大概率是不会自己全出资/主动开启《想见你》电影版这个项目… 所以,从资本角度考量,因为有「万达」,才有了三年后的电影版,满足了剧迷们对于“凤南小队”再合体的期待。也如宣传时候主创们所言,电影版是一份送给剧迷们的“小礼物”… (换言之,因为ip足够强大,消费粉丝情怀,预计电影可以畅销全球…)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想见你》大力借鉴內地电影“注重行销”的商业模式,据传闻 例如《你的婚礼》《盛夏未来》《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强档青春片,宣传预算甚至高达制作成本的50%~100% (或着宣发公司直接参与投资)…(但也要考量到大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行销铺排的范围和难度本来就和Tw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首映记者会 [图片来源: 中时电子报]

12月29日傍晚,湿冷飘雨,《想见你》在西门町乐声影城外面 举办了大型的首映会(应该是「凤南小队」三人在新浪微博直播后的行程)。 现场除了主要演员、主创,也邀来了演唱主题曲的孙盛希、831乐团。主持人黄子佼还cue许光汉再次唱了《Last Dance》前两句(下午微博直播时候许已经唱过了一次)。 柯佳嬿代表片方透露,因为明年是2023年,如果全台票房超过2023万NTD,就请大家喝500杯「全糖甜心」奶茶 [电影中黄雨萱&李子维的“定情信物”]…(柯还特别强调,她有请片方改成「半糖」,因为这样两个人一起来看,就会变成全糖🤣…)… 许光汉也因为电影中「肉包 / 汤包」的桥段,又一次被媒体要求现场讲一个冷笑话,许说「刀子如果不利了要怎么办?——要去便利(变利)店🤣…」…

首映会后,演员、主创们也跟随观众一起(这场是KOL口碑场,主要邀请明星/网红/社群达人等具有宣传力&粉丝基础的观众),在乐声影城的百人大厅看了《想见你》电影版。 (23日~25日的演员见面先行场,演员奔波赶场,都只是在映前/映后匆忙出现10~15分钟,没有一起看片。)

首映会,压下录音带(电影关键道具),期许票房大卖


行销物料方面,《想见你》Tw上映前2周就开始加大宣传力度,逐渐释出主题曲、手写字卡、金句酷卡等大量的物料,预计后续还有看点Highlight、映后QA整理、观众好评留言等等,物料做好做满。(但确实还是没有大陆的宣传物料做得丰富,各种短视频、gif动图,真的会让粉丝“上头”…)

12/29最新释出的“疗愈四阶段”物料配文(来源:电影想见你 FB)

“疗愈四阶段”,手写字=电影台词

四张图片拼起来又可以变成一张完整的图(可见物料设计之用心)

(更新:01.06《想见你》电影FB粉丝专页,发出了「十大看点整理」组图 ↓

【想見你電影版】十大看點


( 相比大陆,2022年的跨年档期,Tw有“大环境”的优势——尽管“阳”人数依然居高不下,可是人们早已“佛系”、“共存”、“感冒化”… 24日~25日,平安夜、圣诞节这两天,各大商圈人满为患,感觉“后疫复苏”的氛围非常浓烈… 所以,Tw应该不太会存在 很多人「怕“阳”」而不敢进戏院观影的情况… 预计跨年档期,电影院会迎来一波人潮… )


( 更新:《想见你》电影版在Tw果然卖得不错… 12月30日正式上映 单日票房超过900万NTD,加上23日~25日三天「先行场」,上映首日全台票房累计超过1200万NTD

(图片来源:车库娱乐FB)

《想见你》首日票房超越近两年最卖座的Tw本土电影:

2022《咒》(总票房1.7亿NTD):全台首日票房607万NTD 2021《当男人恋爱时》(总票房4亿NTD):全台首日票房507万NTD 2021《月老》(总票房2.6亿NTD):全台首日票房630万NTD……

〔 近年的首日卖座Top1应该是《F.X.》[片名無法說的那部] (总票房2.6亿NTD),2019.09.20全台首日票房1800万NTD… 但《F.X.》因为造价高昂 制作成本破亿,最终可能只是勉强回本… 〕

〔 同档期大片《阿凡达2》12月14日全台上映首日票房1453.6万NTD,12月30日累計全台票房3.76亿NTD… 〕


《想见你》12.31~1.2 Tw跨年档期的票房,不负众望、创下“奇迹”! 电影正式上映4天,加上23日~25日先行场,票房累计超过4700万NTD! 再次验证了《想见你》IP + 许光汉 / 柯佳嬿 演员卡司,在Tw有着超强的票房号召力。

官方庆祝 元旦档 全台票房超过4700万NTD (图片来源:车库娱乐FB)

「凤南小队」也履行先前首映会的承诺,1月7日周六下午,在故事的发源地台南,请影迷们500杯「全糖甜心」!

(图片来源:电影想见你FB)

12月30日~1月1日全台票房(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1月2日全台票房(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想见你》1月3日Tw票房突破5000万NTD(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想见你》票房每日稳步增长中...(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如果按照上映日期22/12/30划分,《想见你》上映不到一周,就空降Tw本土电影2022年度卖座榜第三名! (图片来源:台北票房观测站FB)


1月7日中午,全台票房超越6000万NTD

(图片来源:想见你电影FB)

1月7日14:00,凤南小队在台南兑现「请影迷500杯“全糖甜心”」的承诺。 (紧接着16:00进行微博直播,即时在线观看人数高达730多万人… “许光汉直播跳舞娘”登上微博文娱热搜榜第15名…)

柯佳嬿01.10生日,台南谢票见面会现场,「李子维」给「黄雨萱」庆生 (图片来源:想见你电影FB)


( 接下来,1月中旬开始,许光汉主演的《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也在全台陆续推出先行场[家宴]… 有业内人士猜测,2部「许光汉」,预计给Tw电影市场带来至少4亿NTD的收益… 对于整个Tw影坛而言,真的是2023开门红! 许光汉也坐稳了「卖座保证」的一哥番位。


不论最终两岸的票房如何,《想见你》主创、演员们「用心做电影」的这份诚意,希望可以通过大银幕,传递给观众们 ——(诶,到了文末收尾时候,就发现金句真的超级好用的🤣 忍不住想打「去愛,去失去,要……」… 算了,直接附上手写字卡 [以下手写字=主题曲《眼泪记得你》歌词] ↓

《想见你》电影手写字卡(台版)

《想见你》电影手写字卡(台版)

《想见你》电影手写字卡(台版)

《想见你》电影手写字卡(台版)


( 写在结尾:本文的局限

① 前面所有关于“票房”的废话,都只是菜鸟新人的拙见… 希望最后都会被打脸🤦‍♀️… 《想见你》这个ip红遍全球,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英国已经宣布定档23年1月13日,韩国、印度尼西亚定档23年1月25日上映;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定档1月26日;柬埔寨定档1月27日…… 预计在东亚/东南亚的票房也不会太差,全球票房累计或许有望达到1亿~1.5亿USD。(所以剧粉们不用担心啦,主创们呕心沥血磨出来的电影版,回本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部电影带着明显的「蹭剧版热度」「赚粉丝热钱」的味道,对于「想赚钱」的出品方而言,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② 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幕后内容,均为网上已经公开的报道/资讯…(若后续撰文者们有机会,可以再直接向主创团队询问,获得“第一手”准确的资讯。)

③ 本文未延展至剧版的内容,期待后续有剧粉(《想见你》十级专家)梳理影版、剧版两者间互相致敬、呼应的小细节。(据说后续也会推出电影版的“剧本书”,研究者们可以多重文本对照阅读/观看🤣…)

④ 笔者个人对于《想见你》电影版的“观后感”,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恰逢圣诞~跨年,大家都在约饭/约见面,因为各种原因和不同的友人一起看这部片,有做影视编导的 / 宣传发行的 / 剧版粉丝的… 先行场3天总共5刷🤣… 前面2刷觉得还是有些BUG圆不起来,后续慢慢发现,这个项目真的“太难做”了,从成片就能感觉出,主创、演员们都已经极其尽力了… 但另一方面,摘下“剧粉滤镜”来看,确实资讯量很大,有些细节第一刷时候很容易忽略掉(比如,主创们在映后QA时候提到的,「玻璃里的倒影」、「杯子里的牙刷」、「32下时针声音」…)… 剧组人员们非常用心在做这部电影,至于观众能不能get到、能get到多少,就真的“因人而异”了…

(笔者个人的一些观影票根)

最后,附上24日~25日祝福大家「新年快乐」的凤南小队~

(12月24日 映后)

(12月25日 映后)

2023年,希望,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愛上妳的開始,女孩雨中奔跑的背影…)

( 李子維&黃雨萱 要一直幸福啊😭 )

 3 ) 承接不住内容,一切都变得廉价

一部加上片尾加上彩蛋107分钟的电影,大概是剧版中一集多台版或事两集多大陆版的体量,想完整的讲出一个莫比乌斯环简直是天马行空,尤其还是衍生内容,与剧版在内容承接上基本无关,只接盘了一些人设和人物关系。

所以这个坑不是剧版预留的,重新硬讲就变得艰难无比。

但我坦然接受部分人对于影版的喜爱,对于剧版延续的想象,大家各取所需,有些人就是想看李黄两人甜甜的爱情,认为影版已经圆满了他们的期许,这当然可以理解。

但我也很想讲明白一下为什么我这么失望。

(这是我的逻辑,如果你的立场逻辑本身就与我不同,你又用你的逻辑来阅读我的逻辑,那你必然觉得我的逻辑充满问题。

就好像用理性思维去辨别 理性思维更好还是感性思维更好,这本就是不能成立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诚心诚意的想理解我在说什么,就不要先入为主。

我尊重包涵所有与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请你如此。望周知)

#1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剧版陈韵如的自杀,在电影上映前,我又完整的看完了剧版。

我对于电视剧的定位,从来都不是披着穿越元素的爱情剧,而是青年自我认同与成长的描写。

从模仿黄雨萱被识破,陈韵如选择不再扮演,而是回到最开始的陈韵如,一次又一次的问出“以前不好吗?”然后得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以前不好啊!”“当然不好啊,以前多讨厌!”“xxxxx!”

活泼的人总是被人喜爱,像太阳一样照亮他人。

而内向的人总是游走在边缘。

为什么谢芝齐对黄雨萱说“你对陈韵如做了什么?”

因为虽然黄雨萱的穿越让李子维爱上了她,完成了闭环。但原本没有黄雨萱参与的陈韵如的人生,只是个冷漠的人生,不被人在意的人生;但被参与过后的人生,是从被喜欢到被嫌弃,是被讨厌的人生。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她想自杀,又想被杀掉,想被记住又想离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失望又有更多的期待。

因为我们作为观众都鲜明的喜欢黄雨萱,而在强烈对比下不喜欢不在意甚至讨厌陈韵如。

这是我们跟随黄雨萱和陈韵如的视角,从被周围的人接纳喜欢依靠再到被人讨厌可以切实感受到的。

所以她的自杀动机立得住,站得牢,所以如何能说服陈韵如,理解陈韵如是打破和停止闭环的关键。

但电影版,说实话,这个人物动机我难以把握。

到底是因为在婚姻中被冷漠对待受伤而选择结束生命还是因为太爱杨皓不希望他痛苦而结束生命,她要是自己不解释我完全感受不到。

17岁青春少女的自我认同到30多岁妻子一心求死,我不认为新编剧真的把握了《想见你》的内核。

好像强行为了讲一个穿越的故事,强行让陈韵如想自杀,强行安插新角色,强行讲一个新的婚姻故事。

一个如此重要,导致一个莫比乌斯环进行的契机被刻画的如此单薄,是我最难以接受的。

#一些小bug,(都说了小bug,意为没有他们也不影响我的判断,不要抓住不放并向我解释你的理解)

这么聪明且深爱着对方的人。

哪怕还在努力扮演,梳着一样的头发,模仿相同的语气,但李子维和莫俊杰都能识别出黄雨萱和陈韵如的细微差别。

影版,面对面前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李子维怎么都认不出陈韵如皮囊的黄雨萱,更识别不出黄雨萱皮囊的陈韵如;连黄雨萱自己都认不出自己,实话说真有些些离谱。

#2

除却掉人物设计上的,我最感到不适的是基调。

剧版的莫比乌斯环,不知道旋转了多少轮,踏过了多少次,多少个时空的王诠胜一次一次勇敢的搭乘上飞机,多少个时空中的三人小队经历了无尽的痛苦才换来每一次一点点的改变,直至陈韵如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虽然最终闭环打破,齿轮不再拐弯而是向前,那一切一切又一切美好的高中校园、大学相恋故事都消散而去,但留在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美好和思恋去从未离去。

闭环打破的代价是一切都消失,但幸运的是没有人离开,所有人都在勇敢向前。

这种破碎的美好,让想见你在我心中永驻。

但影版,一切只想在尽可能短的时空内解决,莫名其妙的自杀和杀人,仿佛只是李子维和黄雨萱恋爱路上的绊脚石一样;莫俊杰工具人一样的用途更是如此。

仿佛,内向的人就是自闭者,就是给外向的人制造障碍的人一样。

剧版,真的在把每一次奔赴都给予意义;

影版,急功近利一个he而已;

大可只拍一些纯爱,而不是花里胡哨,讲不清楚的莫比乌斯环。

我们想看的是爱,是奔赴,是成长,不是穿越。

 4 ) 从电视剧到电影:愚蠢的、简化现实的、mv化的、被凝视的、剥削电影的

1-这部电影是我见过最蠢的流行剧集电影化产物。当然,电影和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载体。套用一句被说烂的话,把电视剧剪一个2小时精华版上映能拿2倍的票房。

2-电视剧和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剧使得每个人物塑造都基本扎实,故事在高度假定性的虚构下却呈现了一种可信度,了不起。而电影虽然用10min重拍了一遍两个人的相遇,但是本质上还是放弃让电视剧观众以外的任何人能够进入故事的拍法。比如那张中学校服在雨里奔跑的画,突然出现的王全胜和他蓝色初恋的对象,非电视剧观众被预先排除在这部粉丝电影之外。

3-随着电视剧层层推进,我们能看到类型的转变和话题的严肃性不断加深,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符合这个时代复合类型片的拍法,穿越喜剧+校园悬疑+心理惊悚片,不仅类型丰富的满足了各类观众,而且层层递进,不断转化和深入了主题表达。最后陈韵如之死的真相和《coherance》女主角一样,不仅仅是一次完全超乎观众预期的心理惊悚片拍法,更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现实题材叙事,关于人生的可能性和选择的一个社会寓言。

4-而在电影版《想见你》上,又要用电视剧里社会表达的结论,又不详细呈现任何细节,为了时长而简化的现实,省略的现实逻辑,使得电影最核心的事件和逻辑如空中楼阁,完全无法成立和现实化。

5-电视剧和电影的最大共同点就是视听mv化,就电视剧而言这差不多算是优点,因为mv化能最快的利用音乐叙事并且创造观众强烈的情绪,要不怎么说背景音乐一起,观众就完全会被调动起情绪开始抹眼泪呢?mv化不是一个好的电视剧的共识,近年来优质的电视剧如《隐秘的角落》《长安十二时辰》都是在视听上力求接近电影的,电影级别的调色、打光、视听、运动镜头,长安十二时辰前几集有着典型动作电影级别的动作戏,隐秘的角落在冰库里朱朝阳被捆绑则完全是惊悚电影的拍法。

6-剧版《想见你》用一个并不是主流优质电影进步方向的mv化,却非常好的串联起电视剧的情绪和偶像剧级别的人物形象塑造、比较偶像剧要复杂的剧情,这对电视剧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电影版《想见你》变本加厉,让电影mv化,最终让这部电影后半段沦为神经病的呓语和悬浮的诗朗诵。电影到最后10分钟似乎导演和编剧都已经便秘到编不出故事的结局了,写不出哪怕一句不尬的对白了,最终只能憋出无数坨坨淅淅沥沥的大便,让演员念完。我相信每个有眼睛的人都不会否认,最后17min,没有一句角色之间的对白,只有演员靠信念感对观众念出的旁白。

7-对于这样一部我深爱的电视剧的电影改编给出这样的评价,我很遗憾。因为他们虽然粗制滥造,但是底子并不是想拍一部垃圾随便圈钱走人。但是如果你在故事已经完美结局之后再狗尾续貂,结合柯佳嬿无法再扮演中学生的客观条件,还要选择大陆态度和演技水平反差最大的演员加入,再加上在电视剧成功之后一再证明自己只能被一个角度拍摄的施柏宇,和电视剧人设被其他蹭热度电影疯狂消费的许光汉,我无法想象这样的主演阵容能拯救这种故事。努力了,但是演技很勉强,在两个柯佳嬿的工作室那场戏里,许光汉和施柏宇呈现了三凤公司根本就不懂喜剧和严肃剧情的安排和这两个演员的演技之差。

8-写到这里甚至没有写原剧集真正的灵魂陈韵如在电影版中完全被称为他者,完全成为被凝视的客体,没有一点人物弧光的事情。我想陈韵如在电视剧故事并不是多大悲剧,她在电视剧和电影之间被完全边缘化、客体化、工具化这件事情,才是最大悲剧。

9-“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关于人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的矛盾,有时是矛盾的本性,他们可以互相伤害,互相爱护,然后突然面对自己的。它是银幕上的意外,在生活中被戏剧化和被解释的,并扩大到艺术形式中找到可能的意义。”

从电视剧到电影的过程仿佛是这个时代的隐喻,看着流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和院线里越来越少、越来越烂的电影,一部电影主创投入的努力不如一部电视剧,活在一个电影比电视剧烂这么多的时代……只是简单的写下这些话,已经令我肝肠寸断。

 5 ) 高甜度的爱情是这样的

一场爱情能持续多久?你和心目中的那个TA还记得刚刚相爱时候的甜蜜感觉吗?如果穿越时空让你再来一次,身边的人还会变吗?

12月24日电影《想见你》火热上映,带着我们重温那年的初遇,告诉我们什么叫命定的爱情。

从近日发布的终极版预告片来看,随着李子维按下播放键,熟悉的音乐旋律再次响起,时光再次定格在黄雨萱和李子维相约唱片行的场景,当黄雨萱与李子维一起奔跑在雨中、在她的生日会上、在街头、在海边、在跨年夜,这些甜蜜的记忆似乎变成了黄雨萱不真实的梦境。

当一个人面对失而复得的东西时,只想要紧紧抓住,那个对所有人说自己是来自未来三年后的黄雨萱究竟是不是她呢?

这场关于命运的时间赛跑,正如李子维说到的“只要心里想着那个人,命运一定会带着想见你的念头,无论相隔多远,多久,他都会带我去见你。”也许,属于李子维和黄雨萱之间的爱情,从相遇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好了。电影的结局如何还得等上映之后才能知道,可我们自己的爱情结局却由自己谱写。12月24日,带上你的那个TA,一起去共赴那场3年的爱情盛宴吧。

 6 ) 爱情不只齁甜一种口味,也来试试苦涩选择后的回甘

想见你 只想见你 未来过去 我只想见你

穿越了 千个万个 时间线里 人海里相依

那个疫情突然到访的年份,有这样一部剧悬疑烧脑的爱情剧把居家好久的我们又拉到一个很近的距离,彼时大家都在讨论着同一个话题,生活正常后第一个相见的人会是谁?个人没有通篇细看过剧版,但许光汉的微笑和八三夭这首歌的副歌,无论是否是剧党都会印象深刻,这次电影随着疫情放开之后应景上映,当年热议剧情的你,此刻见到你相见的人了么?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非追剧党的观众,看电影版还是会有很多门槛的,像一些回馈剧迷的小彩蛋影院里大家惊呼一片的时候我只能就不明所以,相反新影迷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观影爽感,就是最后人物关系一层层铺开来回应前面埋下的细节镜头和表情,复杂却不失逻辑,交织纠缠亦使情感嵌错的更有层次,让人直呼过瘾。

限于时长容量,电影版主要围绕着3个角色展开,但并不单薄,毕竟男女主都拥有2人份的记忆,你以为是在看三角戏,实际上是五边交叠的高燃剧情,每当变换视角重新梳理整个事件脉络的时候,就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剖析埋下的细节和伏笔。当大家都想在自己的循环里去拯救世界的时候却发现我的喜剧变成了你的悲剧,你的开篇变成了他的结局,总会有不完美。

也正是爱情的难以琢磨配上人性的艰难抉择给整个故事抹上了浓重的质感,与其说是悬念更像是选择,面对爱与生死的选择。其实正是过去的遗憾支持起了你现在的认知,把握未来就是救赎过去,珍惜眼前就是对往昔最好的瑞思拜,道理简单却又回味无穷

总之呢剧党不可错过,萌新也非常值得一看,爱情剧不只有齁甜一种口味,也来试一试苦涩选择后的回甘。

 短评

好多地方都骗到了我晶莹的泪水,可是金世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故事里啊啊啊啊,一看到他我就出戏

6分钟前
  • Echo湲
  • 还行

除了依旧缜密的闭环,电影最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是从一个半小时那里的那句“再见”开始的,李子维和黄雨萱因为想见你才不断回到过去,杨皓和陈韵如因为爱才质疑彼此的相遇。而王诠胜说,去失去吧。烧掉磁带的那一刻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从爱,从想见你,从开始质疑相遇,到因为爱,因为不负相遇而愿意接受“失去”,从“再见”开始的二十分钟让我感觉爱的立意更深刻了一层,想见你——再见。

8分钟前
  • 就爱冰可乐
  • 力荐

好看后劲大 本剧粉非常满意 从bgm响起来就开始爆哭虽然仓促但看得出来制作组很努力地描写了王诠胜的性取向给了观众一个交代陈韵如虽然一如既往的不可理喻(非要鲨了她自己我觉得那里是个逻辑bug)但她最终找到了她的价值 有人坚定地爱与选择她 她勇敢地救了王诠胜 和莫俊杰留下了开放式但很美好的结局最后烧磁带电影也解释了只要李子维活着就要穿越回去救黄雨萱 只要黄雨萱活着也要穿越回去救李子维这么个莫比乌斯环 所以不要开始就不需要结束 所以烧了磁带才能无法穿越限于时长肯定不可能把剧情展开得如剧版那么充分 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和已经封神的剧版那么较真地比 虽然悬疑部分确实有bug但是这种程度的剧情还能在近两年国内哪个院线电影上看到结局被恶意泄露就召集演员重拍一个结局的剧组我不认为“圈钱抢钱”适合形容

9分钟前
  • 荔枝气壮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你:苹果手机的工业设计从iphone5到iphone11一步步走向平庸。

11分钟前
  • 郜(gào)普建
  • 还行

没看过剧,看之前朋友跟我说,不管怎么穿越,只要记住黄雨萱一直爱的都是李子维,李子维一直爱的都是黄雨萱,就基本不会乱。对没看过剧的观众还是很友好的,中间的几度反转也挺有意思,不是那种敷衍圈钱的IP续作,看完想立马回家补补剧版。

16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陈韵如问杨皓你一周为什么买三卷磁带,是因为很喜欢吗?杨皓说因为在台湾可以买到很多大陆买不到的磁带,然而这一句话被另一句独白覆盖了,可是我听到了,所以我要说出来。

21分钟前
  • 辰光只开一刻钟
  • 还行

很糟糕,这个IP的核心是“想见你”,而不是企图搞这些有的没的时间穿越,甚至连编剧自己都没有解释清楚,草草了事。这种创作甚至把这些角色在剧集中的设定,都放在一个摇摇欲坠的边缘,非常可怕。

25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没电视剧好看,感觉剧情结构是电视剧失败的模仿简化版,陈韵如为什么想死,王诠胜身上经历的校园暴力,只是用寥寥几笔便简单带过,配角成为了成就主角爱情强行拼凑的工具,人设都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存在,冲着剧情去的可能会失望,结局太仓促了,但也算是圆了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爱情HE吧

28分钟前
  • 555
  • 还行

成也剧版败也剧版,主创太执着于为了回馈剧迷去理清复杂的时间人物故事线了,但坐在电影院我才明白了我喜欢的《想见你》一直是剧里的那个简单的校园故事,是凤南小队间的友情和爱情,是大学里李子维费尽心机找到黄雨萱后的死缠烂打,是无数小心思堆砌的当男孩爱上女孩的俗套爱情故事,所以当电影里不断穿越赶剧情的时候,只让人觉得疲倦。不过最后的官方糖还是吃的心满意足,阳康之后以《想见你》回到影院,和20年初刚开始封控时靠剧版打发那百无聊赖的时光连在一起,过去三年刚好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莫比乌斯环。

29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还行

看完了,对金世佳好感度-1,为什么从哪里都有金世佳的影子啊…真的无语😓不感觉这个角色很多余吗?

34分钟前
  • Lucky
  • 还行

三年过去了,每一个人都想回到三年前…

35分钟前
  • 费尤
  • 还行

把金世佳的戏份换成莫俊杰行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8分钟前
  • Jungle
  • 还行

这次的last dance影院听到饱,与其说是剧版的结尾,不如说是剧版之后的再一次相遇,诠释的创作母题依旧没有变,穿越的本质依旧是“拯救”,从剧版拯救陈韵如到影版拯救爱人。许光汉无数次换装颜值胜利,虽然时长对比有限制,但故事讲的非常完整,诠胜的好结局也是让“边缘人”做到了互相拯救,音乐响起我们也希望回到看剧的2019年,重新获得三年疫情前的轻松快乐。

40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推荐

陈韵如为什么觉得杀了自己一切就能结束了

42分钟前
  • 以梦为马
  • 还行

蛮有诚意的大银幕改编作品。三年了,疫情终于快过去了。看电视剧还没觉得,大银幕上的许光汉真是闪闪发光。

46分钟前
  • sweetbear
  • 还行

全程翻白眼。

51分钟前
  • 马赛马拉下的蛋
  • 很差

不是,陈韵如你和黄雨萱在一起这么多天,就不能抽个空一刀杀了你的肉体吗,非要搞得这么仪式感?

55分钟前
  • NMIXX张元英
  • 还行

都是主角 怎么只有莫俊杰不能穿越时空😭😭😭😭

60分钟前
  • 有点慌张女士
  • 还行

金世佳的戏份让人想给导演寄刀片,让莫俊杰好好守着陈韵如不好么?其余的我觉得拍的还算有诚意。开头珍奶那段很自然很喜欢。柯佳嬿的演技真的好,穿来穿去每次不出5s就能辨别出来。

1小时前
  • Mozzie
  • 还行

精神鸦片!为什么王诠胜、李子维、陈韵如、黄雨萱、莫俊杰的世界里会出现金世佳?金世佳究竟带了多少资进组才有那么长一段solo?请金世佳离开那个世界!

1小时前
  • 马掰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